学院新闻

学院新闻

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追寻红色记忆,我院学子走进闽浙赣革命根据地

来源: 日期:2022-07-05点击:

江中新闻网(通讯员 黄鑫 黄志军“上有朱毛好主张,下有方邵打豺狼。第一英雄方志敏,第二将军邵式平。两条半枪闹革命,打倒土豪为人民。”这是当时赣东北一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民谚——《打倒土豪为人民》,为追寻红色记忆,传承红色基因,6月28日,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,感悟革命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。

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横峰县葛源镇,途中山峦叠障,地势险峻,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实践队的队员们,带队老师告诉他们,眼前的美景对当时的红军们来说,是武装割据的天然屏障,得天独厚的游击地带,这也正是当时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经过约1小时的车程,实践队员们到达了葛源红色基地,一位年过七旬的烈士后代作为讲解员热情地迎接了大家。

第一站是革命烈士纪念馆,馆内绿树成荫,在庭院中一座无名红军战士塑像的注视下,实践队员们迈入质地敦实的大门,追思革命烈士不屈的英魂。讲解员蒋爷爷告诉大家,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横峰6万多人民就有2万多儿女参军参战,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。走进陈列室内,实践队员们向先烈们鞠躬默哀。展厅面积不大,却承载了厚重的革命历史,牺牲在敌人酷刑之下的年仅24岁的英雄邱金辉、被敌人捕获后在狱中写下《可爱的中国》《清贫》等不朽篇章的方志敏、一起领导弋横暴动,为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的邵式平和黄道…还有许多没有影像图片留存,仅用党徽代替的无名英雄们,都为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实践队员们边看边听讲解,眼里似乎闪烁着丝丝泪光,但透过泪光看到更多的是坚毅。

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 赵映雯 摄

从纪念馆出来,实践队员们随蒋爷爷来到了一片枫树林,在枫林北端有一座司令台,这是军民群众聚集的地方,苏区的纪念会、祝捷会、体育运动会、文艺演出都在这里进行。1934年11月,方志敏在这里召开誓师大会,最后一次与乡亲们告别,挥师北上抗日。听爷爷介绍说,最后一次告别时,百姓们泣不成声,都舍不得方志敏离开。

从红军操场往下走,不到200米就是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。闽浙赣省委机关院门门框的字迹清晰可见,这是当年省委机关的精神与口号。卵石铺就的小路和淡淡墨痕的红军标语,让人仿佛穿越到当年的烽火岁月。门前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,爷爷说这在当时被称为“信访石”,百姓们都知道方志敏总是事事为百姓着想,所以前来解决困难的百姓们络绎不绝。院内干净整齐,路面的鹅卵石据说是红军从河溪中一个个捡回来,铺成了平整的路面,旁白的芭蕉树据说是方志敏当年亲手栽种的,如今已绿叶成荫了。室内设办公室、财务部银库,警卫排住房等,侧面开一个小门,通往后山。方志敏同志当年的卧室,墙上贴满了方志敏的手写纸稿,大部分已破损,少数字迹可见,记录着方志敏所有的革命思想和伟大蓝图,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革命家信仰的力量。在方志敏的领导下,闽浙赣苏区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。1934年1月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“苏维埃模范省”,这是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唯一获此殊荣的苏区。

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 赵映雯 摄

在浩淼的波光、葱郁的绿树间,实践队员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方志敏烈士“耿耿丹心铮铮铁骨”的高尚风节,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“义无反顾、死而无悔”的必胜决心。这是一个梦想升起的地方,是一个信仰不会泯灭的地方,是一个热血可以点燃火把的地方。蒋爷爷激动的把方志敏在《可爱的中国》里写到的“到那时,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。欢歌将代替了悲叹,笑脸将代替了哭脸。富裕将代替了贫穷,康健将代替了疾苦。…这么光荣的一天,决不在辽远的将来,而在很近的将来。”诵读给实践队员们听,并问道,“同学们,你们说现在是不是日新月异的进步?”

图为实践队员学习纪念合影 赵映雯 摄

是的!方志敏的预言变成了现实,这离不开先辈们的付出与努力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们,更应该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感悟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,进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。应该凝练品格、完善自己,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,做青春无悔的追梦人。


稿件来源:中医学院

部门审核:李鹏

责任编辑:黄志军



地 址: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 邮 编:330004

联系电话:0791—87118931 传 真:0791—87118931

Copyright @ 2014-2020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·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